北斗民用起量在即,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3-06-23 17:40:48
北斗民用起量在即,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3-2017年北斗芯片產業迎來快速成長期
隨著2012年底第16顆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北斗系統覆蓋亞太地區的第二期項目基本完成,又在12月27日公布北斗系統的關鍵性ICD文件(接口控制文件),這是繼2011年12月27日提供試運行(ICD測試版)之后正式向全球發布,標志著北斗系統基本趨于成熟,國外廠商也拿到了進入北斗市場的通行證。
北斗民用市場才剛剛開啟,配備北斗終端的設備不多,正處于產業化初期,目前北斗民用市場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北斗系統已趨于穩定,可滿足產業化需求;在我國及周邊地區,北斗系統基本服務性能如下:1.位置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米。2.測速精度:每秒0.2米。3.授時精度:單向50納秒。4.可提供雙向高精度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此外,通過廣域差分和地基增強等手段,北斗系統服務性能還可進一步提高,滿足各類應用需求。
2.產業鏈布局完成,北斗核心芯片及模塊已經具備產業化基礎;衛星導航產業鏈包括芯片、模塊、終端、以及地理數據、軟件平臺、運營服務等,之前基于GPS的應用都可以轉換到北斗系統上來。
3.產業組織更加有序,北斗應用進入市場化初期;以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方式發展北斗應用產業是北斗產業化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現在,北斗應用進入市場化前期,各地以北斗為特色的行業組織、產業聯盟紛紛成立。
4.北斗自主知識產權建設初見成效;北斗最大的優勢就是自主知識產權,中國不僅可以建立整個衛星導航體系,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去建立相關標準及規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廣泛應用于定位、導航和授時等領域,在車載導航、測繪測量、基于位置的服務、先進授時技術、物聯網、應急通信等等許多市場中都有巨大的潛在需求。